環(huán)保利當先 當年的大集體讓國家經濟到了破產的邊緣,鄧總設計師給了一個政策:承認財產私有,說白了就是讓我們自個玩,成就了中國經濟的盛世局面。 環(huán)境保護,國家可謂更是操碎了心,又是基本國策,又是到處喊口號,天天喊,年年喊,報紙電視領導齊上陳,到處上馬各種環(huán)保工程,環(huán)保理念深入人心。但環(huán)境還是日益惡化,長江洪水、黃河斷流、沙塵暴、霧霾、干旱、洪水在神州大地不斷上演。 因為這一切的一切跟公民的直接利益無關。山林田地是屬于國家的集體的,作為國家集體的一份子,公民只想掠奪再掠奪??撤淠?,連樹根都不放過。只伐不種,伐是自己獲利,種是他人得益,植樹這等傻事,才沒有人愿意干。 絕戶式開采礦產,大山用推土機,用挖掘機挖掉,用河水沖走泥土,簡單省事來錢快,沒有任何代價。這么好的辦法,不用的人才是傻子。 國人就象方塊字一樣,個個都活在自己的空間里,也只有對待屬于自己的東西才會倍加珍惜。對于集體的東西,大家都是想盡一切辦法,窮盡一切手段地去占有,因為我不占,他人會占。 環(huán)保唯有建立一種與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機制,改要公民環(huán)保變成公民要環(huán)保。中國是因為14億中國人才組成中國。不要由一個虛擬的國家、集體把持著山林、田地,而真實的國人只能是看這客。 好的政策讓壞人能變成好人,壞的政策讓好人會變成壞人。當年的大集體讓中國經濟到了破產的邊緣。今天中國環(huán)境日益惡化,也是因為環(huán)保與公民切身利益無關。沒有人真正發(fā)自內心地去植一棵樹,愛惜一座山。利益人想的是掠奪再掠奪,我不搶,別人會搶,有用沒用,先搶到碗里來說說。一切的一切姓公,不占公家的便宜,還能占誰的便宜,有占白不占。 喊口號定國策搞環(huán)保工程,還不如給一個政策。當年一個改革開放盤活了整個中國的經濟。把山林田地還給公民,政府只要當好一個裁判,山中無樹,找林場主的麻煩;田地荒蕪找農場主的麻煩。把環(huán)境保護變成跟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,中國自然而然就能變成一個森林國家。 環(huán)境保護應該利當先。人是自私的,只有個人利益滿足的條件下才會關心公眾利益。
photo/0001/2018-06-24/DL3A6MJM00AP0001NOS.jpg (79.6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83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7-3 13:03 上傳
|